民宿,對台灣民眾而言,並非是個陌生的名詞。對政府政策而言,將民宿定義是家庭「副業」,除了土地使用管制或與旅館業區隔外,也是「共享經濟」的極佳詮釋。
雖然,台灣民宿發展部分已走向專業化、奢華風;民宿也採專業經理人經營模式;民宿主也一直呼籲要成為「正業」而非「副業」,但細究遊客喜愛民宿的觀點,暫不討論專業化民宿與旅館有何差異,民宿主早早起床為宿客準備小卷麵線早餐,與旅館全枱自助式早餐溫度的不同,務必保留「在地化」與「特色化」,才應該是民宿永續發展方向。
民宿的價值就是在「生活」、「多元」,服務設施「生活化與方便性」,旅遊體驗「差異化與獨特性」。讓每一位旅客都有回家的感覺,因為在旅遊過程中,都希望有好的休息空間與機會,也是每一位旅人的期待。只有家的感覺,沒有辦法增加旅遊體驗,在生活與便利之外,什麼是讓宿客可以記憶與傳頌的?「在地化與獨特性」是話題,也是記憶;是新奇,也可能引發重遊率。
我到大阿里山地區不下廿次,從沒有一次像這次的悠閒,大口呼吸難得的清新,撲鼻而來檜木小屋的香氣,飯後星空下,好友燒酒茶米茶伴花生魷魚絲的小喧嘩;早晨薄霧中透出和煦的陽光,屋簷下,主人已沖著阿里山咖啡準備清醒我的腦門,這就是民宿可人之處。
民宿與旅館非僅存在競爭,應積極合作,保持原有的論述,區隔各自的客源,我不贊成「旅館民宿化、民宿旅館化」,但喜歡「一日旅館、一日民宿」,體驗台灣都市發展,享受台灣鄉村之美,共同建構台灣全方位的風景線。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