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淑玲/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大力推動文創造鎮與產業育成,今年九月縣府文化局除了開辦「104年染色培力工坊-植物染人力培訓」課程外,更在蘭陽博物館推出「藍出於菁-宜蘭藍染特展」,見證宜蘭藍染產業與文化,而消失60年的碾布工法,也重新出現在大眾面前。
主辦單位指出,1880年代,臺灣天然藍靛染料盛極一時,曾高居第三位外銷品。後來隨著製茶業興起,以及德國19世紀末人造藍靛的研製成功,迫使臺灣藍染產業逐漸走下坡,終至盛況不再,迄今已鮮為人知。
為了瞭解宜蘭藍染產業與文化變遷,蘭陽博物館研究人員與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李瑞宗合作,進行田野調查後,有了豐富的發現與成果,在許多友館及熱心民眾的協助下,進行主題特展策劃,順利在9月17日開展,將展至105年3月1日止。
又指出,臺灣的採藍植物,主要是山藍〔又稱大菁〕及木藍〔又稱小菁〕。大菁生長在低海拔背陽潮溼的山坡地,小菁喜好向陽的平地與河邊。「菁礐」是浸泡、沉澱大菁的石砌水池,用於生產藍靛染料,在臺灣二圓一方類型最為普遍〔即2個浸泡池配1個沉澱池〕。
研究人員在頭城福德坑溪發現六圓二方菁礐遺跡,是目前臺灣發現規模最大的類型。菁礐的類型與大菁產量多寡極有關係,目前在宜蘭仍有許多大菁植物的蹤跡。此外,從頭城和平街南北面水系,臨近南門溪及武營溪曾有多家染坊,目前可見僅有源合成老店號,留下歷史空間之見證。
李瑞宗教授表示,這次展覽更難得可貴的是發現在臺灣已經找不到的踏石磐出現在宜蘭;踏石磐是傳統碾布重要工具之一,蘭博為讓民眾了解已經消失約60年的傳統碾布工法,開幕現場,特別公開操作現碾布石,展現老祖先的智慧。
這次展覽內容非常豐富,有菁礐沉澱池模型、源合成染坊空間意象,還有活體藍染植物展出,包括山藍、木藍、蓼藍、菘藍,其中菘藍更來自臺灣大學梅峰農場。另外還有宜蘭在地人士提供早期藍染產業文獻資料、碾布文物,蘭博及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的臺灣藍布文物,陳玲香老師收藏的世界藍布,陳玲香、蕭靜芬、施浴沂的現代藍染作品,以及各種藍染技法的介紹等單元,引導民眾走進藍染世界,瞭解藍染之美。除了展覽導覽外,還有山上看大菁及藍染DIY等活動,歡迎大家一起來體驗。
回上頁